责编:陈凯欣
2025-03-28
中国正处于能源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电力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据行业专家分析,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电力需求将表现出总量稳步增加、结构深度调整以及供需关系动态平衡的特点。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优势,消费需求强劲,并在节能降碳改造等领域存在巨大的投资潜力。这些因素都将推动电力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刚性增长。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要求,为能源电力行业的高质量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根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到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6%。其中,算力基础设施用电量将达3600亿千瓦时,5G基站用电量约为1400亿千瓦时。
在电力供应方面,到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38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4%。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占总装机容量的60%,而煤电占比将降至三分之一。
为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行业专家建议因地制宜地推进一批保供电源项目,并加快常规电源审批和建设。同时,应深化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优化流域水库建设和调峰气电布局,持续加强区域电网主网架建设。
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方面,行业将重点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的建设,并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此外,还将探索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完善新型储能参与市场机制,推动新能源基地与储能电站的联合优化运行。
最后,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也被提上日程,包括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等措施。同时,还将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低碳发展环境。